|
《兰科植物的两性花与单性花特征及斑叶兰属单性花种类介绍》
原创 兰花网 兰花网
2025年01月03日 14:25 湖南 听全文
兰科植物两性花的特征
• 结构:兰科植物的两性花通常具有6枚花被片,分为2轮,外轮3枚为萼片,内轮3枚中,两侧的2枚为花瓣,中央的1枚特化为唇瓣。唇瓣形态多样,常具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形状,如兜状、扇形、舌状等,是吸引传粉者的重要结构。此外,雄蕊与雌蕊的花柱和柱头完全愈合形成合蕊柱,这是兰科植物特有的结构。合蕊柱顶端通常具1枚花药,腹面有1个柱头穴,在柱头与花药之间有1个舌状器官,称蕊喙。
• 繁殖优势:两性花的存在使得兰科植物在繁殖过程中能够进行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繁殖的成功率,而异花授粉则可以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后代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兰科植物单性花的特征
• 结构:兰科植物中的单性花一般为雌雄异株,即雄花和雌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雄花通常只含有雄蕊,花药发育正常,能够产生大量的花粉,但没有雌蕊或子房结构。雌花则只含有雌蕊和子房,柱头能够接受花粉,但没有可育的雄蕊。
• 繁殖特点:单性花的兰科植物需要通过异花授粉来完成繁殖过程,这就需要借助外界的传粉媒介,如昆虫、鸟类等。由于雄花和雌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因此需要传粉者在不同植株之间传递花粉,增加了繁殖的难度,但也有利于避免自花授粉,促进基因的交流和遗传多样性的产生。
斑叶兰属中具有单性花的种类及特征
斑叶兰属中的部分植株存在单性花现象,如大花斑叶兰。其雄花的花药较大,花粉量多,颜色鲜艳,通常为黄色或橙色,以吸引传粉者;雌花的子房较大,柱头明显,通常为绿色或白色,有利于接受花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