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葛志强
清晨掀开遮阳帘时,那盆绿云老叶叶尖竟泛起可疑的深黄,这细微变化像一记警钟敲醒了养兰人——梅雨未至,危机已伏。
掀开平静的盆土表面,那些暗藏的植料危机,正在用肉眼可见的方式向主人发出求救信号。
潜伏危机一:松脂暗箭。
在翻起的松树皮背面,白色菌丝如同湿羽绒般围绕。仔细端详会发现,每处菌丝聚集区,都对应着一块琥珀色松脂斑块。当气温突破30℃大关,这些沉睡的松脂便会化身"微型锅炉",持续发酵放热,将兰根置于"温水煮青蛙"的险境。鉴于数量稍多,且兰叶已经泛黄,只有脱盆修根杀菌重植。
重新上盆的绿云经过一晚时间,观察叶片状态趋于稳定,但仍需继续观察。
对商品植料的选购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到手后,再用EM菌发酵或高温蒸煮以便脱脂,或直接更换为性质更稳定的柳树皮、樟树皮。
【隐患警报二:霉斑突袭】
另一盆黄叶兰株揭开的真相更触目惊心——扒开表层植料,蓝绿色霉菌正以细植料为培养基悄然扩张。这类霉菌往往呈点状爆发,处理时需像排雷般精准:以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定点消杀,深度清理污染源周边3cm范围、深度3cm,保留健康植料体系。切记观察窗口期48小时内,叶片泛黄未止,必须果断翻盆重建微环境。当然,如果手头有草木灰,也可取之浸泡液兑水1/500 灌根。改变植料的酸碱度,是能有效改善植料腐烂发热带来的危害的。也可盆面泼洒部分草木灰。
建议建立"晨昏双检"机制。重点监测盆面植料湿度变化,加强环境通风。通过"局部手术"——精准更换病灶植料,避免整盆翻动造成二次伤害,是应对植料二次发酵放热伤根的措施之一。
梅雨季兰花,每片泛黄的叶尖都是植料发出的摩尔斯电码。养兰人当以植料为镜,从菌丝形态读出生化反应进程,由霉斑分布反溯问题死角。记住:真正的高手,总能在第一片黄叶飘落前,摁灭隐患的火星。 |
|